只闻母鸡叫,不见鸡下蛋。
永州农民购房补贴,始于2016年,历时三年,经过资料一审二审三审后,终于在新年前,据说有少数农民收到了补贴,但同一批次,也有不少人没到手。
跑到有关部门一问,原因当然不是人品不好,而是二审被警察叔叔技术判定,不是农民。农民也会有“假”,这是什么情况?
农补涉及房产局、公安局、财政局三家单位,简单来说,房产局一审资料,公安局二审户口,财政局三审资金。程序不复杂,政策也很清楚:
一要有农村户口。二要在规定的时间(16-18年)、规定的地点(冷水滩)。三要购房后享受首套300元/平,二套200元/平的财政补贴。
按理说,读过书的城里人不会凑热闹,这个活动只有农村人参与,不会有假,为什么一些根正苗红的农民伯伯,却还是被一刀切、城市划呢?
当然不是公安局查户口技术不过关,而是说来话长,要从历史说起,永州部分郊区、周边乡镇,过去一直属于农村,农夫山泉有点田。
但近几年,随着城市化发展,没有一点点防备,也没有一丝预兆,这些地方不知不觉划进了城市。
举两个熟悉的“栗子”,一是零陵区邮亭圩,距零陵城区20公里,有田有地的多年老农村,据说现在也被划入了城区。不少人冲着农民购房补贴,去冷水滩买房,结果领不到房补。二审户口说你是城市,就算在家耕田,依然不算农民。
二是零陵区茆江桥村四组,中国传统农村命名,村里年纪最大的农民接近百岁,农村历史悠久。现在进化为城市郊区、城中村,政府对该村实施征地棚改后,农民没了土地,无条件沦为城里人,去冷水滩买房,申请农补,同样享受不了农民待遇。
征地时按农村标准,农补时按城市标准。做农民难,做城里人更难,做人没得选择,老百姓脑瓜疼。
习近平说:“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,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”。对于在冷水滩购房的农民兄弟来说,拿到农民补贴就是他们的美好向往。
不依据历史,只从眼前户口“一刀切”,不留余地,将一批有历史的农民,挡在农补门外,技术上虽没错,也能节约财政,但太机械、冰冷,也更会伤害更多老农民的心,政策还应多一点温情和关怀,才可爱。
今年对于永州是极不平凡的一年,新市委书记、市长双双履新,希望能干出新的成绩,但既往开来还要不时“回头看”过去,妥善处理历史遗留问题,农补便是题中之选。
“老百姓的事就是天大的事”希望严华书记,言出必行,将永州过去未能办完,关系老百姓的一些大事,也能办好落实。
何录春市长也称要“设身处地,真心实意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”,当务之急,让农补更多普惠农民,有福同享,而不是收紧压缩,喜新厌旧,把老农民排除在外。
希望书记、市长有空“回头看”下,像零陵区茆江桥村,等一些与农补无缘的永州老农村、城中村,是否也应纳入农补范围?让“一刀切”刀下留人?
毕竟,一套房子农补几万块,不是几包烟钱,群众利益无小事,先不谈扶贫,让更多被“城市划”的“老农民”,不再徘徊在城市与农村边缘,安心拿到农补,就是党和政府最大的关怀。
领导们,你们说呢?
来源:孟献文
(原标题:新书记,新市长:永州农民购房补贴不应“一刀切”,更要“回头看”!)